明代咏黄山诗词
赵汸(休宁人)
避地黄山过浮溪有感
剪刀峰下浮溪路,夹岸桃花带雨开。古树根柯盘铁干,清流沙砾见琼瑰。
林空唯许闲云宿,地辟偏宜野客来。远处旌旗犹满日,结茆无分又须回。
方勉(歙人)
题黄山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鲍熲(歙人)
浮溪道中
春风陪杖履,百里过浮溪。尚忆曾游处,来寻旧日题。
断崖芳草合,幽树老猿啼。坐看山花落,诸峰暮霭迷。
程珊(生平不详)
祥符寺雪后望山
四顾漫漫雪满山,披裘策杖出禅关。云深时见人踪绝,林瞑唯从鹤径还。
万树光连峰尽白,六华飞点鬓先斑。眼空银海三千界,怅望仙居不可攀。
程孟(歙人)
(1)登黄山
秀出层穹翠欲颓,栖霞宿雾似蓬莱。松摇阴壑生灵籁,泉喷深潭吼怒雷。
峰顶烟销丹灶冷,崖前风暖碧桃开。五云深处群仙集,白鹤青鸾定往来。
(2)仙都峰
阆风玄圃知何许,珠树琼枝果有无。伫看黟山北峰上,五云深处有仙都。
程信(祖籍休宁)
游黄山
黟山深处旧祥符,天下云林让一区。千涧涌青围佛寺,诸峰环翠拱天都。
烹茶时汲香泉水,燃烛频吹炼药炉。为问老僧年几许,仙人相见可曾无。
程敏政(祖籍休宁)
黄山观汤泉,白龙池,小憩祥符寺(四首取其四)
眼看奇绝口难名,变态分明似化城。巨木几年经魏晋,片云随刻送阴晴。
林间忽见僧堂古,岭尽时逢石栈平。山上雪飞山下雨,始惊身在半空行。
李东阳(湖南茶陵人)
咏黄山寄程太守式之
怀中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孙一元(秦人,即今陕西南部一带)
梦游黄山吟
朝看黄山图,夜梦黄山行。手扪天都月,一笑云烟横。
丈人眉似霜,采秀欣相迎。酌我以石髓,遗我以琼英。
冷然跨黄鹄,更欲游空明。群峰忽不见,一举还自惊。
觉来发长叹,半窗风雨鸣。
方懋(歙人)
偕诸友酌朱砂池上
遥观松郁郁,近听水潺潺。似步临丹壑,飞觞醉玉颜。
无风云出岫,有鸟暮归山。莫惜斜阳坠,相期戴月还。
汪钅宏(婺源人)
次程司马襄毅公旧游黄山韵
梵宫初酌已斜曛,风引泉香席上闻。渺渺轻烟千壑树,霏霏微雨半山云。
金声错落诗频送,宝篆氤氲僧自焚。壶天慢投清兴发,一樽层醉夜平分。
罗洪先(江西吉水人)
游黄山题汤院壁(二首)
紫翠林中便赤脚,白龙潭上看青山。药炉丹井是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欲起轩辕问九鼎,道衣重侍玉虚宫。
汪瑗(歙人)
天都诗
青壁高千仞,黄山第一峰。芙蓉落天境,丹雘耀云松。
石室留仙灶,金沙驻玉容。尚从轩后去,白日驾飞龙。
汪玄锡(婺源人)
游黄山有感
落落相逢好事难,百年能见几黄山。来当天日晴明后,望尽烟霞缥渺间。
世故劳人空自老,鬓毛因病已成斑。仙岩欲觅浮丘子,为我殷勤说大还。
潘照
黄山遇雪
踏雪黄山道,联吟客兴赊。青松生白发,枯树吐奇花。
僧寺炉无火,巡司庙作家。欲寺丹灶迹,回道暮云遮。
方大治(歙人)
天都诗
石磴悬青壁,星坛倚太空。振衣千仞上,飞舄五云中。
地产三株树,天垂百尺虹。游人惟仲止,我欲溯鸿蒙。
罗汝芳(盱江人)
(1)游天都
天都峯外袅云和,欲扣天都路更多。钧乐临风如我即,瑶台对月可谁过。
清泉百道长飞瀑,红树千章矗卷阿。独惧来游无辅助,漫敲白石答樵歌。
(2)天都卧石上云阴
叶叶清阴复万阿,不知何处落婆娑。暂停龙杖天都上,云影光中卧大罗。
崔涯(太平人)
(1)陪罗郡侯游天都
五马行春化日和,黄山开景白云多。晓临石千峰合,时见空林一鸟过。
小鲁羡公安石履,近天多我考磐阿。峰头十咏云璈协,九曲无劳数棹歌。
(2)雪中同诣李柱峰宅独上醉翁峰饮
石作楼台云作帷,林间歌起鸟惊飞。野闲真趣谁能问,惟有青山是故知。
(3)九日登文笔峰同周给谏
扶杖追欢坐夕阳,老怀还借酒为狂。万山空翠霞连鹜,一派寒声雁叫霜。
戏马荒台远景好,龙山破帽恋辰良。踟躇古意思何极,潦倒秋亭且共觞。
(4)偕刘尹游麻川遇雨
不定阴晴春暮时,小舠初泛酒初卮。无端风雨漫天恶,想是溪灵怕泣诗。
(5)雨霁泛舟二首
览霁麻川似镜中,野航春水坐来空。参差绿树肥将蒲,迴舍青山翠且重。
花岸共谐鱼鸟意,柳桥深醉酒旗风。鸣琴多暇恣清赏,肯拉纤夫一笑同。
晴日同登李郭舟,轻罍花朴酒香浮。迎人草色青天际,过雨山光翠欲流。
赤壁未忘苏子感,曲江长抱杜陵忧。眼前双态须臾事,都付春光酒一瓯。
(6)独泛麻川钓鱼
独泛沧浪把钓钩,乾坤老大任遨游。得鱼不得无关系,一壑溪风自在流。
周怡(太平人)
(1)陪罗郡侯游天都
初冬风日喜清和,召伯巡行德意多。露湛更添丰草润,云奇端护道车并过。
氤氲紫气腾幽谷,缥渺青山绕曲阿。何意瘦笻随鹤驭,也来天际听棠歌。
(2)同崔侍御泛麻川(二首)
麻川初泛涨新波,霁景当如嘉会何。鸥鹭翩翩舟外是,烟云冉冉席边多。
尊当碧浪浮珠玉,衣傍青山带薜萝。儒雅风流今胜事,咏归随处濯缨歌。
维舟两两发清波,借酒为狂奈老何。榴月艳开林锦丽,萍风吹动酒香多。
闲情自合同鱼鸟,野服无妨挂薜萝。欲纪斯游传胜事,试听赤壁月明歌。
(3)芙蓉峰
玉虚滴空翠,误认云中峰。天孙斗纤巧,削出玉芙蓉。
(4)龙门庵漫兴和周子兴(六言诗四首)
缅怀颜家陋巷,爱惜不到其中。一箪一瓢活计,洒然千古清风。
略放三千眼界,森罗万象胸中。一任鸢飞鱼跃,何妨弄月吟风。
王道无偏无党,此心非外非中。管甚寒暄岁月,任他梧月松风。
明月时来岭上,道人不出庵中。不会将迎世态,淡然守我家风。
(5)杖铭
唯吾之直不免亏体而废肢,唯尔之直乃能扶颠而持危。岂直道云不同抑所遇之有时?噫!直道而事人,其获罪也固宜诚知夫,罔知生也幸免之不可。吾非尔之是依而依谁欤?
刘元凯(太平县令)
(1)月夜黄山对酌
举世逐纷华,道人秉幽独。天游寄黄山,奇绝不可述。
芙蓉开不雕,石笋煮不熟。上有双白鹇,时下汤池浴。
玉皇放明月,辉映三十六。入此酒杯中,清凉润诗骨。
(2)游板石潭
移杯就溪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
汤显祖(著名戏剧家)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许志古
鸣弦泉
有石横卧如横琴,瀑泉激石弹清单。我携焦尾写其调,一曲未终风满林。
王公弼(郡守,渤海人)
题黄山三十六峰
层峰六六耸仙蕖,图画功夫总未如。行到云边疑欲尽,直穷天际更无余。
谁标灵异都相似,多有幽奇不载书。欲遍周遭攀绝顶,奈无暇日可停车。
陈继儒
送友游黄山
十步一云,五步一松。松埋云上,云罨松中。谁引子兮山有猿,谁乘子兮谭有龙。
陈宣(太平人)
登翠微
翠微古寺枕黄山,院宇萧萧水竹间。锡影已虚迷法界,梵音由是到禅关。
一天花雨寒烟寂,万壑松声夜磬闲。愧我空悲年鬓改,何因苇渡出尘寰。
杜凤鸣(太平人)
陵山怀古
陵峰今日偶来游,溪午扶风到上头。一径野花初冒雨,半城老树早知秋。
黄牛队里尚书冢,白鹤巢边仙子楼。樵唱莫催残照晚,萧萧客思满林坵。
吴伯与
上芙蓉岭
逼似黄山顶,池开千叶莲。人疑登山仞,我欲问青天。
冷翠沾衣雨,空香炼药烟。仙台应不远,凝望一欣然。
崔云龙(海宁令)
上芙蓉岭
岭名极可爱,一步一徘徊。溪石高于屋,山田小似杯。
平畴犹见日,深谷忽闻雷。袒背争先上,群峰扑面来。
周怿(太平人,周怡弟)
同崔侍御游重兴寺
庵傍山边与水边,兴来清访胜如仙。山间松菊涵风月,溪上鸢鱼剩雨烟。
千丈天都齐华岳,一川夕照样瑶泉。忘归漫道荒成癖,得一闲时不等闲。
姜绾(弋阳人)
黄瓜岭(即黄华岭)
王事催人东又西,黄瓜岭上白云低。山田水落稻初熟,野店门关鸡自啼。
景入新秋犹觉热,行逢佳处漫留题。旌阳明日清戎罢,又欲驰驱到绩溪。
王云龙(泾县人)
黄华岭道上
一肩摇曳仙源路,齿齿粼粼岭路长。忽见平沙横雁鹜,恰当斜日下牛羊。
山阿几树枫初赤,篱落谁家柿半黄。地僻气寒秋穑晚,苹风抗露正飘香。
梅枝凤(宣城人)
仙源道中
山外深林传暝钟,白云生处冷孤松。行人若负烟霞约,遥羡黄山第一峰。
毛鸣岐(福建人)
仙源道上望黄山
六六峰头一望奇,群峰面面向城披。舆图曾志新安旧,不到仙源总不知。
佚名
太平道中
褰帷岭外逐寒沙,宿雾钟峦带晓霞。山薮鸟音开小径,石泉人影弄新茶。
孙登长啸峰皆古,李白高呼酒是家。不入邮亭归野店,南窗一枕兴无涯。
冯世雍(武昌人)
游黄山
帝子烧丹处,青猿夜夜啼。风云蟠异境,泉石护幽栖。
寺古千峰伏,钟沈万壑迷。杳然忘去住,雷雨海桥西。
汪道昆(歙人)
望天都
一峰卓地插中天,独立亭亭山岳莲。老鹤青冥回戌削,孤云翠壁绝攀缘。
高标斗牛悬河鼓,俯视儿孙振御筵。瞥见王乔披绿发,相邀帝所听朱弦。
许国(歙人)
黄山杂咏(三首)
(1)天都峰
天都迴出来峰巅,缥渺丹梯石濑悬。欲起浮丘问真诀,一声猿啸万山烟。
(2)朱砂洞
黎杖穿风度涧松,朱砂洞口白云封。三珠树上一声鹤,人在芙蓉第二峰。
(3)白龙潭
轩帝丹炉不可寻,白龙潭上水云深。潭边吹笛唤明月,惊起龙吟风满林。
申时行(明代长州人,即今苏州)
伯传游黄山归述示奇胜赋答
松径幽仍险,云峰秀复奇。荡胸开汗漫,侧足度嵚崎。
鸟道人踪绝,狮林佛力持。兹山超五岳,未必向禽知。
梅鼎祚(宣城人)
游黄山
中天三十六芙蓉,闻道轩皇此御龙。温水尚传丹液结,真符犹遗白云村。
眉端春遍千岩翠,腋下风生万壑松。莫问金茎双露掌,黄精石髓自堪供。
谢肇浙
醉石
危石拱天都,临溪卧绿芜。醒须微雨解,欹藉古藤扶。
苔壅时深浅,云生乍有无。夜来人散尽,萝月一峰孤。
汪道贯(休宁人)
鸣弦石
山头一片石,流水鸣溅溅。熏风忽相激,吹入伯牙弦。
谢肇浙(福州长乐人)
宿丞相源
鸟道石崚嶒,孤松栖老僧。竹楼千嶂月,松榻半龛灯。
山鬼寒依草,溪猿晚附藤。霜风眠不稳,只恐夜云崩。
黄汝亨(仁和人)
(1)白猿
皑如山上雪,皓然山中翁。山僧拍手笑,大声呼猿公。
猿公笑不答,踞石看孤松。玩世世亦玩,狙智将无穷。
(2)松谷看泉
越涧悬岩兴转豪,空山落日五峰高。青天何处来风雨,四月横飞八月涛。
凌登名
冬日集松谷庵
三潭次第列云端,遥映霜林枫树丹。常日为霖滋大地,有时归海作惊湍。
清分一酌诗脾润,静息诸缘瘦骨寒。未必神仙不可接,且于石上共盘桓。
冯梦桢(秀水人)
初霁登炼丹峰
阻雨坐一室,正如鸟在笼。推窗睹霁色,心已驰虚空。
冲泥道崇岭,徒侣欣相从。双手攀天梯,两腋生天风。
轩皇炼金液,此地留玄踪。耸身到峰顶,下界烟濛濛。
环坐松石间,翠色澄心胸。雾消山递呈,青紫殚妍容。
安得乘日车,踏遍高低峰。
陈继儒(松江华亭人,即今上海人)
送友游黄山
十步一云,五步一松。松埋云上,云奄松中。
谁引子兮山有猿,谁乘子兮潭有龙。
杨宛
咏黄山
黄山山上万峰齐,一片孤云千树低。笑山巫山峰十二,也称神女楚王遗。
尤膺(武陵人)
冷风阁(冷风阁是黄山古建筑,今废)
飞阁干云映碧松,月明槛外水溶溶。空中何处鸣仙佩,如在莲花第一峰。
陈宣(浙江平阳人)
游黄山
黄岳崔嵬万仞峰,青天倒插紫芙蓉。飞泉挂壁晴疑雨,古树含风夏亦冬。
鸟道际空稀马迹,石潭深处有苔封。自从帝子乘龙去,千载何因一再逢。
杨朴(长州人,今苏州)
(1)白猿
见于始信峰底。相传一玄一白,玄者须过于脐,常取食山园,白者一无所染。
如拳曾守药炉红,乞得轩皇一粒功。抖擞雪衣皆岁月,笑人毛骨电光中。
(2)飞来峰
何来一片云?化石栖峰面。百丈无皴痕,趾虚通一线。
欹倾不自安,非根岂能眷?翼翼半欲去,如怀故山恋。
侧身临其前,瞑目骨已战。相戒勿尔触,下久意始善。
智舷(金明寺僧,嘉兴梅溪人)
朝登石笋矼,峻削健吾杖。峰峰若飞来,击破海子浪。
或有犯人形,撒手悬崖上。上下皆虚空,不知几万丈。
化理不厌奇,濡毫讵能状。
吴钟峦(武进人)
咏黄山巨鱼
咄哉何物老波臣,碧玉丹砂合作身。珍重山灵好呵护,莫教烟火漫相亲。
凌駉(歙人)
(1)蒲团松
山灵到处奇,树亦无常理。五叶自西来,九年弃于此。
老树坐不穿,动风吹弗起。时吼作涛声,面壁心如水。
(2)一线天
人行小峡里,石破天开者。恍惚疑中宵,倒见银河泻。
忽然一缕光,长向云中见。此石不支机,谁绾天孙线。
→→→→→星期一诗社←←←←←
江天一(歙人)
白龙潭
白日骑龙事有无,当年劳躅半模糊。只余终古澄潭在,曾与人间记鼎湖。
袁启旭(宣城人)
仙源杂诗(三首)
石耳攀崖摘,园疏杂芋蒸。吠人群犬惯,赛社老巫能。
落日风过虎,归林月引僧。听来乡语熟,省识竟何曾。
古树穿墙出,孤亭傍岸斜。溪船归载米,山妇出簪花。
水浅鱼腥少,冬深笋味嘉。此乡多朴略,隐者足为家。
最是东郭外,千山望里收。惊涛来树杪,寒雾出城头。
负郭三家市,堆滩一叶舟。天然图画处,黄海即丹邱。
朱守为(太平县令)
出郭感怀
暂出城郭郊外驰,参差风景满前披。将雏野雉飞飞叫,馌父田儿去去随。
云补崎山钦联亦断,雨回枯槁长应迟。低头访及民间事,共说催科不忍知。
蔡瑶(宣城人)
白衣庵(在葛湖里,已废)
低路绕清涧,平畴散绿秧。脱冠携道侣,看竹到僧房。
幽阁黄鹂语,新瓷紫笋香。溪风正亭午,小坐一单涼。
文征明(长州人,今苏州人)
都中赠送焦城山
一官潦倒喜还乡,三径虽芜业未荒。种得秫田堪酿酒,年年风雨醉重阳。
曹鼎望(太平人)
过三折岭大觉寺(三折岭在彩虹桥东,仙沙古道必经处)
水落山之隙,人沿水之边。讵止经三折,百转步高巅。曲径通禅室,丹崖泻惠泉。
风入幽篁里,清音接碧天。我有山水癖,对景每留连。鞅掌作劳吏,幽兴亦徒然。
来往皖江路,此地两盘旋。息此观物化,天地何偏全。
王绩(巡抚)
三府会馆
悬崖一径石巑岏,世路无如栈道难。衣湿行云无外步,花明古洞画中看。
生憎阮藉穷仍醉,酷爱王阳险亦安。不尽同来登眺兴,更于川水细观澜。
黎凤(督学)
三府会馆次王抚军韵
黟山云净碧巑岏,上比登天下亦难。世路共定平地走,功名直好外人看。
涧泉漱石云应冷,野鹤巢松梦亦安。独有烦襟消不尽,濯缨聊自向清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历代咏丁香花诗词